汕头市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
       欢迎来到潮汕知名心理咨询品牌海豚湾的官网!
0754-88305345
服务热线 8:30-22:00
详情

现在的孩子要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究竟有多难?

发表时间:2023-09-16 14:15
“内卷焦虑”与“空心病”似乎成为当下青少年们的标签,在愈加严苛的竞争压力下,他们逐渐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寻找,沦落为功利教育思想下的受害者。异化的教育价值观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怎样的伤害?在“华夏基金·2021哈佛AUSCR中美学生领袖峰会”上,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徐凯文分享了他的研究与见解,并就如何应对青少年精神问题频发这一现象,提供了多种解决方向。

在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的当下,青少年成为了功利教育思想首当其冲的受害者。焦虑、抑郁等精神障碍的发病率逐渐走高,心理咨询量也越来越高。无处排解的心理问题正不断引发悲剧。

要解决孩子们的问题,就要先了解他们的想法。8月16日,在华夏基金·2021哈佛AUSCR中美学生领袖峰会上,大儒心理创始人,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医师徐凯文通过视频连线,带来了他对时下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与看法。

徐凯文教授在演讲中剖析了异化的价值观下,孩子们经受的心理斗争,并从心理健康、价值观等方面为教育的参与者们提供了一些方向。
图片

图片
当下凸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心理健康问题正在向中小学蔓延。我想,疫情之后,我们正在经历一个伟大的时代的变迁,无论是国际关系,还是各种制度的变化,比如近期各种教育政策的改革。

自去年疫情后复学,中小学的心理健康问题就突然爆发,变得非常严重,极端事件也发生了很多。

对此,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也都非常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

北京安定医院郑毅教授的团队还发表了一份“中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数据显示,有17.5%的青少年在一年之内就患有某一种精神障碍。

那么,这些问题为什么会凸显出来?

到2005年,中国的焦虑障碍患病率是13%,美国是18.1%;

中国抑郁障碍患病率是6%,美国是9.5%;

如果看终身患病率美国会占到50%。
所以,这个时代我们的物质越来越丰富,但是精神障碍患病率却在增加。

图片

一年多前,我在网上做了一份社交网络上“丧文化”的调查,共收到2371位大学生的反馈。可以看到,感觉自己非常迷茫的、困惑的、沮丧消沉的比例非常之高,孤独、无力、挫败、焦虑不安,这些都跟“丧”的感受非常密切,然后“非常丧”和“比较丧”的比例超过了20%。所以从“丧文化”,到“躺平”、“佛系”这些词都非常流行。
而这种“丧”的来源有学业和工作压力,同辈的竞争,人际关系等等,所以压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图片

在对中小学生的调查也发现了类似的情况,中科院心理所做的国民心理健康的研究发现,26.4%的中小学生有抑郁的状况。这和我自己在公立学校、国际学校调查的结果也是相似的。

图片
空心病:价值观缺失所致的精神障碍

在6年前,我做了一个“时代空心病和焦虑经济学”的演讲。焦虑经济学说的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焦虑和恐惧更好卖的。
今年铺天盖地的在线教育广告中,有一句我印象很深刻的广告词——“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这是赤裸裸的恐吓。这些逐利的资本疯狂追求利润,垄断正是导致教育的内卷和剧场效应原因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就观察到,无论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都可能出现出现了空心病的状况,我也把它叫做“价值观缺失所致精神障碍”。它有这么几种主要表现:

  • 抑郁

有空心病表现者,大都有抑郁症状表现。所以常常被精神科医师诊断抑郁症。而现在的抑郁发生率高达26.4%,是特别可怕的事情。想想看,假设一个班级40个人,其中有超过10个人会到病理性抑郁的程度。

实际上,无论是国际学校,还是公立学校,越是所谓的好学校,这种比例就越高,而且服药效果并不是很好。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孩子的问题不在生物层面。

  • 孤独

然后现在的青少年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感觉人生没有价值和意义。来到我这儿咨询的一半以上都是儿童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他们坐在沙发上,说人生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对任何事情都无感,没有什么事情能让他们感到开心快乐。
世界上这么多好吃的、好玩的、美好的和幸福的东西,都不能打动他们。他们感觉自己和这个世界没有联系,觉得世界可有可无,自己也可有可无,也因此很容易去轻易地放弃自己。

与其说是因为抑郁引发了这种感受,还不如说是这样的感受引发了抑郁。

  • 自我缺失

在这种孤独感的背后,是长期没有解决的自我认同问题,缺少支撑他们生活下去的积极的价值观。

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在青少年期,有这种困惑还是很常见的,因为自我发展本身就包含自我同一性、自我认同的问题,这个我不觉得是病态。但问题在于这种状况在这些孩子身上可能持续很长时间,甚至可能持续一生,对人造成很大的困扰。

  • 外部认同

那么,在自我缺失的情况下,孩子只能从别人的肯定当中看到自己的价值,所以就拼命追求别人对自己的肯定。那怎么能被肯定,就是成为别人希望你成为的人。
别人是谁?是父母,是老师。老师希望他做乖学生,他就做乖学生,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但是这样活着特别累,因为活在别人给的人设里,不是自己想要的样子,也为取悦所有人而活。

  • 被评价的恐惧

寻求外部认同久了,每天都在被评价(考试成绩,排名)以后,又会产生对被评价的恐惧。

大概在16年的春季学期,我和一些我认为有空心病特征的同学做团体咨询。这些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同学说:请不要夸赞我,肯定我,“你现在可以肯定我,下次就可能会否定我,我们讨厌被评判。”
对孩子来说,从小到大被评价,到处参加考试,一路一直考第一就很爽吗?不是的。你知道比考第一更难的是什么吗?是每次都考第一。

所以每次考出好成绩以后,孩子的恐惧感反而更强了,因为好名次太容易失去。到最后学习就和焦虑,恐惧联系在一起,以致于对学习产生厌恶。

  • 自杀倾向

我曾经认识一个国际学校的学生,他的目标就考到美国的藤校,在国际学校念高三的时候,他也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然后有一天,他妈妈联系我,说他走了,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给自己注射了毒药,结束了生命。在这之前他每天学到4:30,学习到崩溃,他终于不想再继续这样的生活了。
所以,我们现在的这种教育,直接导致了学生越来越大的压力,我们也越来越背离教育的本质,导致孩子们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

  • 自我否定和厌恶

美国的特朗普是一个特别极端的例子,大家戏称他为懂王。他每天都在全世界面前夸自己,非常自恋,美国的精神病学家都诊断他是自恋型人格。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人喜欢自己,肯定自己是更符合人性的。
所以当我最初接触一些个案的时候,觉得很奇怪,因为那些孩子在我眼里都是金光闪闪的,有太有优点,太多美好的东西,但是他们却厌恶自己,甚至到要自杀的程度。
可以看到,成绩好、人缘好,这些现实的成功并不能够带来自我的肯定,这是为什么呢?在跟他们进一步交流以后,我才知道,其实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一直在做没有价值和意义的事。
我们会觉得,考第一了,拿国际奥赛金牌了,还没有意义吗?但他们不这么想,他们想的是,我考90分还不够,要考95分,最好100分。但为了这10分,他们可能要花10倍的时间去做应试的练习。可是他们心里又知道,提高分数这件事本身没有意义,只是为了提高分数,考上所谓的名校,不得不学,都是功利思想。

在这些逻辑之下,现在青少年的抑郁病史都较长,有的从小学就开始了。而且不仅对生物治疗不敏感或者无效,传统的心理治疗疗效也不佳。

图片

图片
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障碍和误区

所以,孩子们越是自省,反而会觉得越痛苦。因为很多问题它不是在生物层面的,也不是心理层面的,而是社会层面、教育层面的。
那么,把教育或者社会问题医疗化就能解决吗?孩子有了空心病,就去看医生,吃药,就能治好吗?看病吃药只能解决一点点问题,比如短期内改善睡眠和情绪。
就像雾霾严重的时候,不治理雾霾,只靠呼吸内科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如果教育和社会的根本问题不解决,都是隔靴搔痒,所以国家出台整治过度资本化的校外辅导,是解决当下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德政,我非常支持。
那为什么青少年会心理危机频发?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现代化的进程本身就在不断改变社会的规范,而中国仅用40年就走完了西方国家100多年的现代化进程,其中变化之剧烈可想而知。

1.价值观多元化

我有个朋友是大学的教授、博导,孩子上初三了,拒绝上学,父母很着急就来找我。他说,现在的孩子真是无法理解,竟然说他们这些教授、博导头脑简单。
我就跟他说,其实我觉得你儿子说得有道理。我们都是70后。我们上学时候的价值观很简单,就是红旗下生,红旗下长,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雷锋好榜样。我自己的偶像就是周总理,我认同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就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但现在的青少年生活在一个价值观多元化的世界,尤其有了互联网以后,他们可以接触各种各样的知识,变得很早熟。不是说生理上早熟,而是心理上。

他们可能初中就开始读叔本华等著名哲学家的著作。所以他们的价值观是多元化的,多元化就意味着选择和比较,我们的孩子比我们这一代人辛苦,也更难更需要价值观引导。

2.父母和孩子的代际差异

我还遇到过一个想要自杀的高中生,她的父母特别着急带她过来。我就问他们,什么是幸福。
这对60后父母就是通过小镇做题家的方式,一路做到大学教授,他们觉得幸福就是吃饱穿暖。女儿一听就急了,因为她从来没有吃不饱、穿不暖的经历,对她来说,幸福就是父母能够和她平等尊重地对话,她自己对生活有一定的决定权。
不要说两代人的差异,就算是一代人也会有隔阂。比如我是某个游戏的粉丝,一类书的粉丝,这种亚文化圈之间也有价值观的差异。

3.评价体系极其单一

虽然我们的文化环境是多元的,但是对学生的评价体系却只有成绩,这就是荒谬的。我觉得如果教育有一个评价标准的话,那最应该评价的就是立德树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的态度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技能和知识。但现在的评价体系,连技能都不一定要有,只有知识。做实验你都不需要会做,只要考试考得好就行。

所以,当成绩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那么为了争这个好成绩,孩子的压力就越来越大,抗击风险的能力越来越薄弱,孩子成为了整个社会压力的最终承载者,难免不出问题。

4.功利化的教育

在西方,空心病的起源和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欧美社会经济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但是灵魂却丢了。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的思想下,什么都可以买卖,但是人们却丢掉了自己的精神信仰。
那么在中国,空心病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资本化和功利化的教育。分数、升学率都成为教育GDP的指标,都会被转化为经济收入。学校、机构出名了,就可以收很高的择校费、代班费,然后就成为一门产业。这样一来,就忽视了对人的培养和价值观的教育,导致空心病愈演愈烈。

为什么我们现在说有很多孩子成了精致利己主义者,就是因为有精致利己主义的家长和老师。从一些标语中就能看到这种思想,比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把其他同学都当成敌人,学习变成了危机之源,这是多么荒谬的价值观。

图片
预防胜于治疗
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观

最后,我想谈一点解决方法。
第一,我觉得人类始终需要一种智慧,知道财富的意义是什么。
我认识一位瑞士朋友,她对我的教育观影响很大。当时她来中国访问,我们都恰好在读博士,我问她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她说是中世纪失传的一种古拉丁语的分支。
我问她,学这么生僻的一个领域,瑞士国家也不大,毕业以后可以干什么呢?毕竟这个专业听起来不是很有用。
她告诉我,整个瑞士和她这个专业相关的工作职位只有一个,那就是她导师的工作。但是只要她的导师不退休,她就只能做导师的助教,做一个临时工。
我继续问,那你怎么会愿意去做一个挣不到钱的工作呢?至少要保证自己的基本生活吧?她说因为她喜欢这个专业。

然后我也意识到,瑞士很富裕,公民基本都不缺钱。而钱也让我们多了一些选择的自由,这就是财富的意义。

比如说我们这代70后,我现在积累了一点财富,我对我女儿表达爱的方式是什么?不是让她去买什么车子房子,而是让她可以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哪怕这个专业挣钱不多,但是只要她喜欢就好。
所以物质基础就是让我们有更多选择的自由,让我们能够以不功利的态度去学习,从自己的兴趣、价值、意义的角度去选择。上大学不是为了找高薪的工作,上名牌大学也不是为了一定要进四大行。

所以人除了生物和心理以外,还要有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是优秀的人可能越不是物质或者金钱能够满足的。

第二,是要回归本心和良知。
我的博士论文是在监狱做的研究,有些寻衅滋事的罪犯会被关进单人牢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但就是没有人和他说话。一个礼拜还行,但两个礼拜人就崩溃了,保证书、检讨书就写出来了。
可是历史上有很多革命斗士,能够经受这种精神折磨,比如江姐,方志敏,也包括纳尔逊·曼德拉等。为什么他们没有崩溃,我觉得很简单,就是因为他们有理想和信仰,知道自己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所以,理想、信仰、价值观对一个人的支撑作用是非常重要和强大的。

中国人怎么看本心和良知?中国人说,良知是人与生俱来的观念。比如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王阳明作了总结阐述,就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

所以我觉得,你物质没有满足的时候,就先吃饱穿暖;当物质满足之后,我们就要升级心灵,去让自己做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能不能帮助别人,对社群,对国家,对民族有贡献,这就是我们的意义。

比如我是一个科学家,那么我就用自己的科学技术来解决困扰人类的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幸福度。所以在这样一个焦虑的时代,找到自己的良知,可以让自己的内心更加强大,也能寻找到自己的幸福。
图文转自网络,
有修改,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图片

海豚湾·心灵寄语


图片随着物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寻找生命的价值与存在的意义。然而,几代人在不同社会背景交织下,不同认知、理念、信仰碰撞,由此也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青少年心理问题,已成为很多家庭的苦恼,这些问题的背后有着人生发展的重大需求:一个人如何成为他/她自己。若你总是受困其中,单靠家庭的力量又无法推动,建议借助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联系电话18023297971。

海豚湾简介
AIwBCAAQAhgAILGu79cFKPHyrqgBMIAPOPIJ

汕头市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电话+微信18023297971)是潮汕地区专业性强、影响力深远的非药物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取证后执业培训和督导基地,政府委托的心理咨询、社工工作督导单位、情感顾问单位,粤东首家民办法人型心理研究机构,粤东地区最早举办心理团体活动、心理工作坊的专业团体培训机构2019年被评为“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


机构于2006年由潮汕知名心理咨询专家许立群创立于汕头市。海豚湾以“己立立群,让每个来访者心身健康”“用爱心呵护爱心,以生命影响生命”为宗旨,汇聚一批具备心理学、社工学、医学等学业背景,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重视自我体验和成长,有丰富经验的心理专家和咨询师,这些业务骨干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融合中外多种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学术,形成综合的业务体系,致力于潮汕地区心理健康事业的研究、发展、实践,服务社会、服务民众,造福潮汕大地,全面推动每一个来到海豚湾的人(来访者、咨询师、心理爱好者等)心身健康,使其走向健康+成功的幸福人生。


研究课题与机构使命/宗旨
AIwBCAAQAhgAINDu6dcFKOCgrYoHMIAPOP8J


研究课题 :

心身和谐健康(心身问题同步调整)


海豚湾使命:

大方向,发展心身健康事业,造福大众。

小方向,开拓/推动潮汕地区心身健康事业。


海豚湾宗旨:

用爱心呵护爱心,以生命影响生命。

己立立群,让每个来访者心身健康。




海豚湾LOGO涵义
ABUIABAEGAAg7_OyiwYoq7Gr0QcwsgM4sgM


机构logo由一条青色的海豚与一条橘红色的海豚形成一个充满智慧与爱之能量的太极图。


海豚天性善良、聪明,本领超群,大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用海豚来象征智慧、友谊、和平、永远不变的爱。也象征着来到研究院和工作室孜孜进取、关爱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师。


橘红色是暖色,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阳,表现出活跃、生机勃勃,很有温暖的感觉,很大气,是温煦之博爱的载体。


青色是冷色,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心理角度,青色是“安抚色”,是令人安静并放松的颜色。


海豚的尾部与鳍部分别在四个方位,代表知、信、行、爱



海豚湾五大优势为您提供专业服务
AIwBCAAQAhgAILuXm9oFKKrNie0DMIAPOIIK

海豚湾五大优势:

1、专业专注:秉承专业信念和敬业精神,不管是发展性咨询还是病理性咨询,咨询时都排除各种干扰,咨询师全程全身心专注投入,严格遵守规范的咨询设置,以来访者为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工作。

2、权威委托:政府委托的心理咨询及社工工作督导单位\情感顾问单位,粤东首家民办法人型心理研究机构。2019年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

3、规范设置:咨询工作有专业的、规范的设置和流程。对咨询师有资质要求和督导制度,每位咨询师都经过严格从业学习、实操训练、审核考察、自我成长体验和专业督导,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对来访者和家属也有规范的咨询设置,能迅速呈现阻碍来访者心智成熟的破坏性因素,帮助他们避免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继续受自身破坏性能量的危害,从受害者转变为创造者,逐渐拥有心身健康和顺利发展的人生。

4、经验丰富:诊疗专家有16年临床经验,咨询师经验2-11年,非药物咨询,效果显著,有很多成功案例。

5、专属定制:依托本土文化,引进国际先进理念,融合中西哲学、医学、心理学等学术,为每个来访者个性化专属定制咨询方案,整体诊疗,心身疗愈与潜能开发同步进行。



服务范围
AIwBCAAQAhgAIKzu1NsFKMSx9ogEMIAPOLMI

服务范围

一、个体咨询:

1、婚恋家庭调节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家庭成员关系等。

2职场问题职场人际关系、职业规划及发展等。

3、未成年人辅导儿童青少年成长、学习、行为等问题。

4、健康人交流:情感、情绪、认知,自信心、人生管理等。

5、神症上瘾症咨抑郁、焦虑、恐惧、疑病、强迫症,异装癖、恋物癖、同性恋等。

6、心身问题同步调整头晕、胸闷、失眠、痛经、性功能障碍等躯体化症状与情绪问题。

7、心理咨询师培养:执业训练、个人成长督导、个案督导等。

8、心理危机干自杀、灾后、患重疾等。

9人生发展辅导:情商、智商提升,生命潜能开发等。

二、团体项目:

团体讲座,心理沙龙,

家庭治疗,心理工作坊,

企事业EAP服务,团体减压活动。

三、专业指导:

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室的建设;

咨询师取证后执业指导、督导。

四、项目督导与评估:

心理咨询中心、社工服务中心、学校、医疗站等社会服务机构承接的政府社会服务项目的工作指导、督导、评估。




品牌命名原由
AIwBCAAQAhgAILKu79cFKP2m19IEMIAPOIAK


海豚湾品牌命名缘由:


现实的海豚湾位于菲律宾的民都洛岛的八打雁省,是该省最有旅游价值的胜地。它深受上天的眷顾,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自然海港之一,水下海洋生物品种繁多,让人目不暇接,是一个天然海洋避难所


创始人许立群说:用海豚湾作为机构的名称,取海豚湾海洋避难所的寓意。海洋象征着人的潜意识。此名寓指咨询中心的两大功能


其一,为来访者提供符合他的心身发展规律的熨帖支持和帮助,是来访者心身休养生息的栖息地。咨询师在咨询中带领来访者深入潜意识进行探索,通过意识和潜意识的交互作用,处理深藏内在影响来访者人生发展的根源性问题,做到标本兼治

其二,为立志自助助人、希望不断自我提升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从业扶持和事业发展提升支持,是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和欢聚乐园


心身之道

一阴一阳 / 相辅相成 / 和合成长

生命,
不只是身体,
更是心灵。
身体是可见的心灵,
心灵是不可见的身体。

预约热线:
18023297971
预约QQ:
1206604372
为您推开心灵之窗,化问题为资源,促进心身健康和人生顺利发展。
在线客服
 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二 :8:30-17:30
周四至周日 :8:30-17:30
 联系方式
预约热线:18023297971
邮箱:stlqxl@qq.com
汕头市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