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自己所意识到的,更像你父母发表时间:2022-04-16 09:25作者:奥南朵 1. 你比自己所意识到的,更像你的父母
一个相关的古老谚语这样说到: 在你娶一个女人之前,先了解她的母亲(或是在你嫁给一个男人之前,先了解他的父亲),因为你这位身边人,将来可能也是那个模样! 可怕?好好地看看你父母的父母亲,假如他们还活着。留意他们有多少相似的地方,也许不在表面的明显处。
但请以纯净新鲜的眼光去观察,看看他们在对生活和对他人的态度,在价值观和信念,甚至在他们的个人习惯和情绪反应上,有多少相同的地方。
你也一样。带着许许多多你以为是你的观念、价值观和批判,但事实上,那是你在小时候无意识地从父母那承接过来从未质疑过的东西。而这些观念影响着你对待生活和对待他人的全部态度。 2. 排斥你的父母,会把你削弱
审视我们对父母的态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当我们以期望他们有所不同的方式对父母说“不”时,其实是在削弱我们自己,或者觉得自己比他们优越。
父母是我们的根:我们来自我们的父母。 拒绝他们,或者拒绝他们身上我们不喜欢的地方——这抗争侵蚀着我们的能量,也阻止我们获得生命之根所带来的支持。
你是否想过你对父母的抱怨等同于你对存在、对生命说“不”?生命通过这两个人来到你身上,如果他们如你有时期待的那样变成不同的人,你也不会是你。
对生命说“是”意味着对你的父母说“是”,也就是说承认他们是你的父母,你有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这是一个简单的生物事实。排斥父母任何一方,也就是排斥一半的你。这就是为什么说,排斥会削弱你。 那么,我们该怎样做呢? 3. 去接受你的父母,没有父母是完美的
他们怎么可能完美呢?他们有他们自己的制约,有他们自己的问题要面对。甚至,他们可能相当丑陋,而你可能理所当然在心理上生他们的气。
但假如你有足够勇气诚实面对自己,你会看到在无论什么样的愤怒和排斥背后,是你对来自父母的爱与接受的渴望,希望他们爱与接受你本来的样子,而你感觉你并未得到。
否则,为什么要生气?
或许你的父母无法以你所需要的方式给与你爱与接受,因为他们自己从未感受过真正的爱,所以他们不知道如何给予你真正的爱。然而他们始终是你父母,他们给了你生命,生命本身就是最棒的礼物!
即使这样,他们也把他们能给的全部都给了你,这已经足够了,不是吗?
要了解的很重要的一点是,对父母说“是”,并不是对他们的品格或性格说是。你要做的只是单纯地承认——从他们给予你生命的意义上说——他们就是做你父母最正确的人选。
如果他们不是他们本来的样子、不是你的父母,也就不会有你了。一个简单的生物事实,如此而已。 4. 停止与父母抗争
首先,困难是由于我们都十分执着在我们的抗争中。多少年来,我们都执着于憎恨父母的合理的理由。我们宁愿傲慢和愤怒,或者觉得我们知道的比他们多,而不是感恩。
傲慢、愤怒和顽固比什么都容易,这是头脑和自我的拿手强项,这让他们感觉到与众不同,但这也带来孤单寂寞,造成与他人相处的困难,这铁一般的事实影响着我们与他人的联系。
因为,如果我们不去接受来自父母或父母双方的爱和支持,我们会转向别人身上去寻求,尤其是向我们的上司和伴侣。然后我们会继续陷入索求和得不到的痛苦中。
再没有其他人能充当你的父亲或者母亲,这种期待(通常是无意识的)将带给对方巨大的压力,上司被期待去认同你,伴侣被期待无条件地完全接受你和爱你。
然而他们永远不可能达到你的要求,他们只有继续让你感到挫败和焦虑。而事实上他们也没有义务充当你的父亲和母亲,对吗? 5. 感激父母给予我们生命
我们每一个人都如此的孤独和痛苦。于是我们的余生将继续依赖和渴求让别人来填补我们内在,由于与父母抗争而无法得到父母爱的空洞。
就像一个从小到大一直伸着手乞讨爱的乞丐,如果父母没能给我们,那我们再继续问别人要。做一些对自己有意义的事情吧,当一个乞丐的感觉真的很好吗?
假如你能够足够诚实地去识别你内在的一些东西,并准备好了为它做点什么,那么你可以尝试以下的练习,它基于家族系统排列的技巧。
选择一个你感觉到比较疏离的父母一方,想象他(她)就站在你面前。闭上眼睛试试看你是否能去掉傲慢,容许自己渺小,容许自己臣服下来,感觉就像小时候的你。
坚持对自己说:“我是小的,我是无助的。我只是一个小孩,我需要爱。”
假如你能够感觉到渺小,那么睁开你的眼睛大声地对你的母亲或父亲说: “亲爱的妈妈/爸爸,通过你,生命降临在我身上,这是一份很棒的礼物,就算除此之外你不能再给我更多,也已经足够了。谢谢你给了我生命。”
假如你能够发自内心地真诚的去这样做,而不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练习,你的内在会感到一种深层的放松——它释放了一些你甚至从未察觉到的旧有的紧绷。
这个释放,会让你感到一股新的力量:一种踏实感。 因为通过承认你的父/母,你承认了你的一半来自他们的事实。你就接纳了你一直否定的那一部分自己。这才是你完整的力量。 本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海豚湾·心灵寄语 我们将小时父母对待我们的方式、态度所形成的感受在心里塑造成了“内在父母”,并认定这就是现实父母的样子。你常常感觉自己受到责备、被啰嗦、被忽视……你因此恼怒、憎恨……,你企图通过让自己变得不堪使他们意识到并有所改变,这是很多人患上心理或身体疾病的潜意识根源! 很多人一生都在与父母暗暗较劲或期待得到父母的肯定,并将这些移情投射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如果你痛苦于关系中,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联系电话18023297971。 ![]() 汕头市海豚湾心理咨询中心(电话+微信18023297971)原名汕头市立群心理研究院,是潮汕地区最专业最具影响力的非药物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取证后执业培训和督导基地,政府委托的心理咨询、社工工作督导单位、情感顾问单位,粤东首家民办法人型心理研究机构,粤东地区最早举办心理团体活动、心理工作坊的专业团体培训机构。2019年被评为“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 机构于2006年由潮汕知名心理咨询专家许立群创立于汕头市。海豚湾以“己立立群,让每个来访者心身健康”“用爱心呵护爱心,以生命影响生命”为宗旨,汇聚一批具备心理学、社工学、医学等学业背景,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咨询与治疗培训,重视自我体验和成长,有丰富经验的心理专家和咨询师,这些业务骨干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融合中外多种哲学、医学、心理学、社会学学术,形成综合的业务体系,致力于潮汕地区心理健康事业的研究、发展、实践,服务社会、服务民众,造福潮汕大地,全面推动每一个来到海豚湾的人(来访者、咨询师、心理爱好者等)心身健康,使其走向健康+成功的幸福人生。 ![]() 研究课题 : 心身和谐健康(心身疾病同步疗愈) 海豚湾使命: 大方向,发展人类心身健康事业,造福大众。 小方向,开拓/推动潮汕地区心身健康事业。 海豚湾宗旨: 用爱心呵护爱心,以生命影响生命。 己立立群。让每个来访者心身健康。 ![]() 机构logo由一条青色的海豚与一条橘红色的海豚形成一个充满智慧与爱之能量的太极图。 海豚天性善良、聪明,本领超群,大脑是动物中最发达的。用海豚来象征智慧、友谊、和平、永远不变的爱。也象征着来到研究院和工作室孜孜进取、关爱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师。 橘红色是暖色,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阳,表现出活跃、生机勃勃,很有温暖的感觉,很大气,是温煦之博爱的载体。 青色是冷色,代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表现出一种美丽、冷静、理智、安详与广阔,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在心理角度,青色是“安抚色”,是令人安静并放松的颜色。 海豚的尾部与鳍部分别在四个方位,代表知、信、行、爱。 ![]() 海豚湾五大优势: 1、专业专注:秉承专业信念和敬业精神,不管是发展性咨询还是病理性咨询,咨询时都排除各种干扰,咨询师全程全身心专注投入,严格遵守规范的咨询设置,以来访者为中心进行心理咨询工作。 2、权威委托:政府委托的心理咨询及社工工作督导单位\情感顾问单位,粤东首家民办法人型心理研究机构。2019年全国社科组织先进单位。 3、规范设置:咨询工作有专业的、规范的设置和流程。对咨询师有资质要求和督导制度,每位咨询师都经过严格从业学习、实操训练、审核考察、自我成长体验和专业督导,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对来访者和家属也有规范的咨询设置,能迅速呈现阻碍来访者心智成熟的破坏性因素,帮助他们避免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继续受自身破坏性能量的危害,从受害者转变为创造者,逐渐拥有心身健康和顺利发展的人生。 4、经验丰富:诊疗专家有16年临床经验,咨询师经验2-11年,非药物咨询,效果显著,有很多成功案例。 5、专属定制:依托本土文化,引进国际先进理念,融合中西哲学、医学、心理学等学术,为每个来访者个性化专属定制咨询方案,整体诊疗,心身疗愈与潜能开发同步进行。 ![]() 服务范围 一)个人咨询: 1、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咨询:抑郁、焦虑、恐惧、疑病、强迫等。 2、心身疾病咨询:头晕、胸闷、哮喘、失眠、性功能障碍等躯体化症状与情绪问题。 3、人际关系与情绪咨询:婚恋家庭、各种人际冲突,情绪与情感等问题。 7、同性恋、异装癖、恋物癖等各种上瘾症咨询。 9、生命潜能开发。 二)团体项目: 团体讲座,心理沙龙,家庭治疗,心理工作坊,课程培训, 企事业EAP心理服务,承接政府相关职能项目。 三)专业指导: 心理咨询中心、工作室的创立和建设。 咨询师取证后执业指导、督导。 ![]() 海豚湾命名缘由: 现实的海豚湾位于菲律宾的民都洛岛的八打雁省,是该省最有旅游价值的胜地。它深受上天的眷顾,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自然海港之一,水下海洋生物品种繁多,让人目不暇接,是一个天然海洋避难所。 用海豚湾作为咨询中心的名称,取海豚湾海洋避难所的寓意。海洋象征着人的潜意识。此名寓指咨询中心的两大功能: 其一,为来访者提供符合他的心理发展规律的熨帖支持和帮助,是来访者心灵休养生息的栖息地。咨询师将在咨询中带领来访者深入潜意识进行探索,处理深藏内在影响来访者人生发展的根源性问题,做到标本兼治。 其二,为立志自助助人、希望不断自我完善的心理咨询师提供从业扶持和提升支持,是心理咨询师的成长和欢聚乐园。 |
心身之道
一阴一阳 / 相辅相成 / 和合成长